顏克強
山東大學齊魯醫(yī)院
副主任醫(yī)師
預防短暫性腦缺血需要注重控制危險因素,例如戒煙限酒、控制血壓和血脂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,同時必要時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預防性的藥物。通過飲食、運動、定期體檢等綜合干預,可以有效降低短暫性腦缺血的風險。
1、控制血壓和血脂
高血壓和高脂血癥是短暫性腦缺血的重要誘因。保持血壓穩(wěn)定在正常范圍通常為120/80 mmHg以下,并將低密度脂蛋白LDL控制在理想水平常規(guī)建議低于3.0 mmol/L至關重要。對于血壓高或血脂異常的人群,可以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如纈沙坦、氨氯地平等或調脂藥如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等,這些藥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壓力,減少脂質沉積。
2、改善飲食結構
合理的飲食能顯著降低短暫性腦缺血風險。日常飲食應減少高鹽、高脂、高糖食物,多攝入富含歐米伽-3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、沙丁魚等,多吃水果、蔬菜和全谷物如菠菜、燕麥等。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血管彈性,降低血管斑塊形成。需注意控制每日鹽攝入量低于5克,并減少油炸食品的攝入。
3、適量運動防止血管老化
規(guī)律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改善血管健康,減少短暫性腦缺血的發(fā)生風險。建議每周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、騎自行車、游泳至少150分鐘,或每周進行75分鐘高強度運動如跑步、球類運動。如果時間較緊張,可安排短時間高效運動,如每天30分鐘快走。心血管功能較弱者可以從輕度運動開始,逐漸提高強度。
4、戒煙限酒,遠離刺激物
吸煙和過量飲酒會加速動脈硬化,顯著增加短暫性腦缺血和腦卒中的風險。要盡早戒煙,并限制酒精攝入量,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宜超過25克,女性不宜超過15克。千萬不要同時過量飲酒和吸煙,這是短暫性腦缺血的高危組合。
5、藥物干預與定期體檢
如果個人有高危因素,例如糖尿病、房顫或其他心血管疾病,在醫(yī)生的建議下,可能需要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來預防血栓形成。定期體檢能夠幫助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危險因素,例如通過頸動脈超聲檢查是否有動脈硬化,通過血糖監(jiān)測是否有糖尿病傾向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異常,需盡早采取干預措施。
預防短暫性腦缺血需要長期堅持健康習慣,監(jiān)控危險因素并在必要時藥物干預。雖然短暫性腦缺血本身可能不危及生命,但它是腦卒中的重要預警信號,重視預防對于保護大腦健康至關重要。如果已經出現(xiàn)疑似癥狀,請立即就醫(yī),切勿忽視或拖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