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健鵬
山東省立醫(yī)院
副主任醫(yī)師
牙齒有洞引起的疼痛通常是蛀牙導致的,這種情況建議盡快就醫(yī)檢查以防止病情惡化,同時可以通過止痛、修復或治療根本病因的方法緩解疼痛,避免進食過冷過熱的食物來減少刺激。
1、牙洞疼痛的原因
牙齒有洞通常是牙齒表面被齲菌侵蝕,逐漸破壞牙釉質、牙本質,甚至深入牙髓所致。其主要風險因素包括不良的口腔衛(wèi)生習慣、高糖飲食或未及時治療的小型齲洞。牙髓暴露后,冷熱刺激、細菌感染會引發(fā)劇烈疼痛。當細菌進一步侵入牙根部位,還可能導致根尖周炎及牙齒瘺管形成。
2、緩解方法
在就醫(yī)前嘗試這些措施緩解疼痛:
抗炎止痛藥:如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,但需遵醫(yī)囑使用,不可過量。
鹽水漱口:用溫鹽水輕輕漱口,減少口腔內細菌含量,緩解痛苦。
避免刺激:避免進食過冷、過熱或過甜的食物以及咀嚼過硬物體,以免加重牙齒敏感或導致牙洞進一步擴展。
3、常見的治療方法
治療牙齒有洞引起的疼痛需要根據(jù)病情選擇適宜的方法:
填充治療:用于較淺的小型齲洞,牙醫(yī)會清除感染部分后填充補牙材料如樹脂或復合材料,恢復牙齒形狀和功能。
根管治療:齲洞深入牙髓并引起嚴重疼痛時,需清除牙髓中的感染組織,消毒根管后進行封填。
拔牙處理:若牙齒壞得較嚴重,根管治療無法保留牙齒時,可能需要拔牙,并視情況后期安裝假牙或牙橋。
4、日常預防建議
要防止牙齒有洞重復發(fā)生,注意以下幾點:
每天堅持早晚刷牙并使用牙線清除牙縫間殘留物。
減少高糖食物攝入,避免細菌滋生繁殖。
定期牙科檢查與潔牙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處理初期齲壞。
牙齒疼痛既影響生活質量也是健康隱患,及時就醫(yī)是關鍵。除了治療當前問題,還需改善日常習慣以預防牙齒進一步損傷。保持良好的口腔衛(wèi)生,未來才能擁有健康的牙齒和燦爛的笑容。